苗木移栽提高成活率,根据本身的特性合理进行,疏枝疏叶是关键
随着育苗技术和绿化园林技术的提高,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简单的植树造林改善环境到合理搭配树种、强化不同品种不同季节的颜色与功效,可以说园林绿化树木的市场越来越精细化,各种不同规格和档次的绿化苗木也应运而生。
相对应的,在绿化时移栽的名贵苗木也越发多起来,尽管在移栽时有使用遮阴棚、挂营养液等种种保护措施,但是仍然会出现移栽的苗木死亡现象,特别是有一定树龄的大型名贵苗木。
如果措施不得当,极容易出现死亡,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经过对一些苗木移栽后树木死亡的经验总结,目前,大多数栽植者知道需要在栽植前做好一些保护措施。
但是也有一些栽植者,由于对苗木本身特性的不了解以及对栽植过程中苗木的生长特点不熟悉,在栽植的时候对疏枝疏叶存在误解,认为枝繁叶茂的种下去才能更好的体现园林景观效果。
或者将所有的枝干和树叶全部去掉,只保留主干,甚至连主干上的叶片不存留,认为更好的降低水分蒸发和营养需求先保证根系存活为主。
从理论上来说,这两种做法都有其根据,但是从实际生产效果而言,两种方法对苗木的成活都有一定影响。
一、移栽苗木为什么要疏枝疏叶
苗木尤其是园林观赏苗木基本都是由苗木公司统一育种并培植到一定大小后再对外发售,因此移栽是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在前期的培育过程中,苗木的主要根系基本上以形成初期规模。
主干和一些侧枝也有发育,在移栽时有些苗木会保留主根系,而有些苗木会保留全部根系,一般而言苗龄比较大的苗木会主根带土移栽,而苗龄较小的苗木可保留全部根系。
但带土量很少,无论是哪种苗龄,在移栽再适应的过程中,首先是要保证根系的生长和成活,因此势必要减少枝叶部分对养分和水分的消耗,所以移栽前对苗木进行疏枝疏叶是有必要的。
二、移栽苗木如何疏枝
冬季气候寒冷,大多数的树木根系处于休眠状态,此时移栽对根系的损伤很大加之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数量下降因而不容易成活。
而夏季气温过高,蒸腾作用旺盛,移栽过后本身根系也处于受伤状态,吸取水分和养分会大大折扣,因此目前大多数苗木的移栽均在春秋两季进行。
根据不同苗木的功用,在移栽时疏枝的要求不同,对于以观赏树形为主的苗木,移栽后在萌芽前可结合后期造型,对侧枝旁枝和靠近根部的枝干进行疏枝,注意不要损伤主干,以保证树形优美。
对于观叶观花苗木在萌芽前,主要去除病枝、空枝、死枝以及生长过于衰弱的侧枝和旁枝,有造型需求的还要结合后期造型进行修剪。一般而言,移栽成活后苗木除非遇到严重的病害、营养缺乏或外来性损害,轻易不会死亡。
所以在移栽成活后,也要根据苗木栽种的功能进行长期修枝,以此来保证养分的最大效益同时减少病害枝条和枯老枝条对苗木本身生长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