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桕jiù ,又称木子树,为工业用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据“四五”森林资源清查,,零星桕树3872万株。在18世纪末始有叙述。19世纪中页,省内栽培已较普遍。到20世纪30年代开始由渝、万等地远销国外。但因交通闭塞,产品销售困难,到1949年,全省仅有桕树2000万株,年产桕籽约1万t。1950年后经恢复和发展,至1956年全省全省年产桕籽2.2万t此后产量有所下降,80年代又恢复到年产2.1万t水平。
乌桕由头一年春梢上抽生的当年生春梢分化花芽并开花结实。春梢既是当年的结果枝又是来年的结果母枝,其质量和数量与产量的关系极为密切。如采收时留梢过长,则翌年抽生的春梢多而纤细;反之如留梢过短,则翌年抽生的春梢量少且易抽发夏梢;两者话题都不高。一般以在采收短摘结果母枝,控制留芽量在5-7个为宜。剔枝采收造成歇年,捋籽采收会形成明显的大小处,都于增产不利。
乌桕有鸡爪桕和葡萄桕2大品种群,半自然实生桕林中,两者混生,以鸡爪桕为主,约占总株数的64-96%。这2个品种群,者为雌雄同株异熟、雌先熟型,单一品种的纯林,授粉不良,产量极低,但两者的雌、雄花期却交互相遇,且授粉畜高。在造林时,特别是在以嫁接苗营造的林分中,尤应注意2品种的适当搭配。
乌桕主要分布在海拔100-600m的农业耕作区,其经营方式和油桐相同;在集中产区以桕粮混作和间作为主,纯林经营极少,也有与油桐一起形成桐、桕、粮混作或间作的。分散产区以“四旁”零星种植为主。据巫山县调查,全县有乌桕树135万株,其中,种于耕地上实行桕、粮 间作的有104.6万株,占总株数的77.5%;四旁零星种植的有30.4万株,占22.5%。
这种桕粮混作和间作的桕林,为具有半自然状态的人工林,其特点亦与四川的桐林相似:
(2)更替频繁,一般为多世代异龄林。
(3)桕、粮分层分段利用空间,林分生产力较高。
(4)乌桕宜丘陵山区发展,并且可以在山地造林,平原和丘陵造林,甚至可以在土地比较干旱的石山地区种植。如:铜锤桕:主要优点是树体小,宜适当密植,单株结实性能好,群体产量高。适应性强,较耐旱耐脊,鸡爪桕:优点是适应性强树体较高大,发枝能力强,枝条密度大,幼枝光滑,结果枝比率高
联系人:何经理
联系电话:13705240535
公司名称:沭阳县恒安苗木园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