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俗称诸葛菜,为十字花科诸葛菜属,二年生草本花卉。因农历二月前后开始开花,故称二月兰。
形态特征 二月兰株高20-70cm,一般多为30-50cm。茎直立且仅有单一茎。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羽状深裂,叶基心形,叶缘有钝齿;上部茎生叶长圆形或窄卵形,叶基抱茎呈耳状,叶缘有不整齐的锯齿状结构。总状花序顶生,着生5-20朵,花瓣中有幼细的脉纹,花多为蓝紫色或淡红色,随着花期的延续,花色逐渐转淡,最终变为白色。盛花期3-4月,可持续到6月。花瓣4枚,长卵形,具长爪,爪长约3-6mm,花瓣长度约1-2cm;雄蕊6枚,花丝白色,花药黄色;花萼细长呈筒状,色蓝紫,萼片长3mm左右。果实为长角果圆柱形,长6-9cm,角果的顶端有细长的喙,果实具有四条棱,内有大量细小的黑褐色种子,种子卵形至长圆形。果实成熟后会自然开裂,弹出种子。
生物学特性 二月兰适应性、耐寒性强,少有病虫害,整个冬季都能保持亮丽的绿色。对土壤要求不高,一般园土均能生长,也可适应中性或弱碱性土壤。在肥沃、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健壮,在阴湿环境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性状。由于自播生长能力强,即使在荒坡及较干燥地方也有较好的景观绿化效果。耐阴性强,在具有一定散射光的情况下,就可以正常生长、开花、结实。
分布地区 二月兰作为优良的地被植物,已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地区,遍及北方各省市。
栽培管理 二月兰以种子繁殖为主,再生能力强,植株枯后很快会有新落下的种子发芽长出新的植株苗:在不经翻耕的土壤上,人工撒播的种子也能成苗,并具较强的抗杂草能力。故栽培管理可相对粗放,较为容易。刚采收的新鲜种子有的有后熟生理现象,早播的发芽率低,荫发延续1-2个月甚至更长。播种时间夏、秋均可,但以8-9月最为适宜。每克种子300-400粒,每亩播种量1公斤左右。若按每平方米测算应为每平方米1-2克。如果采用喷播方式则单位面积用量最好增加10-20%。
园林绿化用途 二月兰是中国北方乡土物种,早春花开成片,花期长,从每年的2月开始,可延续至6月,花深紫色。适应性强,耐寒旱、耐贫瘠,耐阴,管理粗放,对土壤、肥水的要求不高,繁殖能力强,无需专门养护,冬季仍绿叶葱葱,为优良的地被观赏植物,南北各地皆宜种植。
1、宜栽于林下、林缘、路边、住宅小区、高架桥下、山坡下或草地边缘,即可独立成片种植,是理想的的园林阴处或林下地被植物,也可以用作花径栽培。或与各种灌木混栽,形成春景特色。
2、可在公园、城市街道、高速公路或铁路两侧的绿化带大量应用,大面积花开成片,绿化、美化效果极佳。可用喷播方式进行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效果更好。自播繁衍的种子在6月中下旬能在上一代植株刚枯萎时就已长出新幼苗,所以,基本上不会出现土地裸露,是一种极其良好的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植物材料。
3、二月兰的中高性状,适应性强和早春开花等特性可用作早春花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