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前沿资讯首页 前沿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保护滨海湿地 发挥蓝碳作用

2022-11-15 08:56650

11月1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东道国活动——蓝碳与滨海湿地:气候、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线上线下举行,探讨滨海湿地在应对全球挑战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滨海湿地自身面临的问题,促进滨海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升中国社会组织和研究机构在全球蓝碳领域的影响力。


  200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组织联合发布《蓝碳:健康海洋对碳的固定作用》评估报告,正式提出“蓝碳”概念,指出全球自然生态系统每年通过光合作用捕获的碳中约55%由海洋生物捕获并固定储存于海洋生态系统,该部分的“碳”被称为“蓝碳”,即海洋碳汇。相对于陆地生态系统的绿碳,蓝碳储存时间长,平均可达数百年,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戴民汉发表《滨海湿地等近海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增汇潜力》主旨报告,提出推动将海洋碳汇纳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科学研究方面开展全方位国际合作等政策建议。


  与会代表分别就“蓝碳履约与市场参与”“陆海交错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滨海湿地保护与可持续生计”等主题分享科研成果与实践情况。


  论坛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海南大学主办,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美乐家(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承办。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浙江湖州保护野生动植物交出亮眼成绩单
春日,竹木茂盛,绿草如茵。位于浙江湖州的扬子鳄保护区内河塘星罗棋布,一条条扬子鳄开始尝试从草丛中探出脑袋,似乎在宣告冬眠的结束。浙江湖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较多,空气湿润,非常适宜野生动

2024-04-24706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