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虽为人工,宛若天成——细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文化

   2020-04-08 6150
核心提示:魏晋南北朝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古代分裂比较长久的一个时期了,自八王之乱后,北方的游牧民族趁势崛起,很快便相继建立了各自的政
  魏晋南北朝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古代分裂比较长久的一个时期了,自八王之乱后,北方的游牧民族趁势崛起,很快便相继建立了各自的政权。也正是因为少数民族的入主中原,使得大量异域文化传承进来,继而与本土的中原文化共同构成了这个时期的多元文化。
 
其中,就包括园林文化。它是一种依照美的规律来改造、改善或创造园林环境,使之更自然、更美丽、更符合时代与社会审美要求的艺术创造活动。追溯园林文化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不过当时的园林主要体现的是一种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才真正上升到了文化意境的高度,这主要与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有关。
 
 
背景
 
西晋王朝灭亡后,琅琊王司马睿凭借北方世家大族琅琊王氏的支持迁都江左,从而建立了东晋政权。东晋偏安江南,不思进取,士大夫们整日只想着经营已有的庄园经济。就此,一股奢靡之风开始在上流社会盛行,随之而来的还有寄情于山水的园林之风。这些士大夫们有充足的时间去享受闲暇的时光,他们生逢乱世,感叹时间如白驹过隙,世事无常,唯有纵情山水才能自得其乐。加之时人祖尚玄学行,更是进一步助长了这种风气的盛行。
 
不过,迷恋山水,毕竟只能尽一时之乐,唯有将肉眼所见的山水搬入自己的家中,才能每天与山水做邻。因此,一些有权有势的士大夫们开始争相修建园林,很快便成为了时尚。《宋书》卷三十中称之为:“晋武帝太康后,天下为家者,移妇人于东方,空莱北庭,以为园囿”,《北史》卷三十五也曾描述时人郑述祖好修园林:“所在好为山池,松竹交植,盛肴馔以待宾客,将迎不倦。”
 
园林的要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基本上都以仿造自然为主,时人通过借助假山假水等要素的点缀,并置其于亭台楼阁之间,以此来达到一种借景,移景,换景的意境。《洛阳伽蓝记》中就曾记载,时人张伦的居所对于园林的修建极为的考究:
 
惟伦最为豪侈,斋宇光丽,服玩精奇,车马出入,逾於邦君。园林山池之美,诸王莫及。伦造景阳山,有若自然。其中重岩复岭,嵚相属;深蹊洞壑,逦迤连接。高林巨树,足使日月蔽亏;悬葛垂萝,能令风烟出入。崎岖石路,似壅而通,峥嵘涧道,盘纡复直。是以山情野兴之士,游以忘归。
 
除此以外,《晋书·会稽王道子传》也曾记载了东晋的司马道子因为修建的园林太过豪华而遭到了当时皇帝的责骂:
 
牙为道子开东第,筑山穿池,列树竹木,功用钜万。道子使宫人为酒肆,沽卖于水侧,与亲昵乘船就之饮宴,以为笑乐。帝尝幸其宅,谓道子曰:“府内有山,因得游瞩,甚善也。然修饰太过,非示天下以俭。”道子无以对,唯唯而已,左右侍臣莫敢有言。帝还宫,道子谓牙曰:“上若知山是板筑所作,尔必死矣。”牙曰:“公在,牙何敢死!”营造弥甚。千秋卖官贩爵,聚资货累亿。
 
可见,当时修建园林的风气,基本都是崇尚奢靡的,尤其是上文中提到的匠人赵牙用板筑造假山,其所带来的人力物力耗费必然是巨大的。不过,这倒是也进一步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时人修建园林必以山水为主题的特点。《南史·齐武陵昭王晔传》中更是详细记载了南朝齐国的豫章王修建园林时的情形:
 
豫章王于邸起土山,列种桐竹,号为桐山。武帝幸之,置酒为乐,顾临川王映:“王邸亦有嘉名不?”映曰:“臣好栖静,因以为称。”又问晔,晔曰:“臣山卑,不曾栖灵昭景,唯有薇蕨,直号首阳山。”帝曰:“此直劳者之歌也。”
 
显然,堆山引水,缀以花木,这就是当时的士大夫们所公认的修园要素。这类仿造自然的园林的出现,除了反映当时的时代特点外,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最后,还有一类与自然地形完美结合的别墅园也颇受士大夫们的喜爱。别墅园与上文中提到的园林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要素的选择上,因为它大多修建在山水之地,可以与当地的环境相融合,故而称作真正意义上的真园林。比如石崇修建的金谷园便是其中的典型,金谷园中建有大量的观景楼,楼屋附近还有各类用于因地制宜修建的鱼池,鱼池上游人可以划船,岸边可以驻足垂钓。并且,园中到处都铺满可林木植被,就连林荫小道上也种有不同的花木。
 
 
当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建筑也不完全是奢靡、豪华的。在一些文人所修建的园林之中,他们在植林的布置上大多会选择顺应自然,而不会有太多的精力投入。比如《南史》卷六十中记载的徐勉的《诫子书》中就曾有过一段关于他自己的叙述:
 
中年聊于东田开营小园者,非存播艺以要利,政欲穿池种树,少寄情赏。又以郊际闲旷,终可为宅,傥获悬车致事,实欲歌哭于斯……古往今来,豪富继踵,高门甲第,连闼洞房,宛其死矣,定是谁室?但不能不为培塿之山,聚石移果,杂以花卉,以娱休沐,用托性灵。
 
《宋书》卷九三《隐逸传》中也曾记载过一段关于著名琴家戴顒的事迹:
 
吴下士人共为筑室,聚石引水,植林开涧,少时繁密,有若自然。
 
园林的种类和功能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的种类已经不再仅仅只是秦汉时期的那种皇家园林了,包括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可以说,从这时候起,中国古典园林体系才开始初步形成。
 
私家园林前文中已经说得比较多了,它多见于一些士大夫的家中,功能也主要是为了满足修建者对自然山水的追求,以及与他人的攀比,下面则重点介绍一下皇家园林和寺观园林。
 
这一时期的皇家园林数量依然庞大,这主要与南北长期分裂导致政权更替频繁,每一位统治者都极其热衷于修建园林有关。不过,这些园林在承袭了秦汉皇家园林的基础特点后,其景观设计也更近细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yllh.net/news/show-10760.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334978259@QQ.com。
 
更多>同类前沿资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前沿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园林绿化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207827 举报邮箱:334978259@QQ.com

津ICP备17008229号-1公网安备津公网安备 120225020001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