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下一波疫情要来?钟南山、张文宏有一些重要预判|焦点

   2020-04-13 4000
核心提示:据国家卫健委消息,4月12日0时至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08例,其中98例为境外输入
       据国家卫健委消息,4月12日0时至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08例,其中98例为境外输入病例,10例为本土病例(黑龙江7例,广东3例);新增死亡病例2例(湖北2例);新增疑似病例6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黑龙江4例,上海2例)。

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情况下,中国的疫情防控也不能轻言放松。全球疫情的拐点到底会在何时到来?疫情会不会有第二次暴发?在国内,大家关心的无症状感染者到底有没有传染性?部分地区何时能摘掉口罩?

4月11日和1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以及上海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分别在接受人民日报客户端、看看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谈到了一些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以下为无冕财经编辑整理。

钟南山:境外输入造成疫情二次暴发可能性小

对于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出现,会不会造成社区传播,引发我国疫情二次暴发?

对此,钟南山表示,这实际上是两个问题,一是外来输入病例有没有传播,二是会不会在传播过程中暴发。境外输入病例传播的危险性肯定存在,特别是核酸检测阳性或已出现感染症状的病例,传染性比较强,会造成病毒传播。

会不会造成疫情的暴发?他认为估计可能性比较小,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群防群控一直下沉到社区,社区居民都有很强的自我防护意识,比如戴口罩、与人交往保持距离等,一旦有人出现发烧等症状,也能够快速报告或接受诊断,进而隔离。总体看,社区的传播危险性肯定存在,但中国出现疫情第二波大暴发的几率很小。

不过,在谈到是否能摘口罩的问题时,钟南山表示,现在还不是摘口罩的时候。

他谈到,现在国内外情况悬殊,中国由于采取了非常果断的措施,现在已步入疫情第二阶段,而其他一些主要国家还处在大暴发的第一阶段,且仍在向上攀升。这意味着人传人的几率非常高,确诊病例增加非常快。戴口罩仍是很重要的自我防护手段,现在就提出不戴为时过早。不过,在疫情不严重的地区,人少的地方或空旷场所,倒不见得必须戴。

钟南山:中国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较小

中国近期开始披露无症状感染者的数据,无症状感染者及复阳患者引发担忧。

钟南山谈到,无症状感染者不会凭空产生,通常会出现在两个群体:一是在疫情相对严重的地区,暂时还没有表现出症状、但可能已经被感染的人。另一个是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他们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少的。

无症状感染者也有两个概念,一类是开始没有症状,但后来会逐渐发展到有症状,这类是肯定有传染性的。另一类是最近我们发现的,在相当长的观察过程中始终没有症状,但核酸检测阳性。这类的传染性,我们正在研究。但根据新冠病毒的特性,一旦出现症状,传染性就比较强,所以将他们作为一组人进行隔离观察,这样的战略是对的。

对于复阳的情况,钟南山则表示,所谓的“复阳”,大多数应是核酸的片段而不是病毒本身。需要注意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患者本人是不是复发,假如患者产生很强的抗体,一般不会再感染。至于复阳患者会不会传染给别人,则需要具体分析。一般来说核酸片段没有传染性。一些学者曾经对复阳患者的咽拭子及分泌物进行培养,没有培养出病毒。

还有一种很少的情况,病人原本就有很多基础病,只不过症状改善了,并没有完全康复,这些病人不能排除有传染性。

“总体而言,复阳患者带不带传染性,我个人不是太担心。”他说。

钟南山:还没特效药,疫苗难很快上市

对于此次疫情,大众最盼望的是特效药以及疫苗,药物研发一直以来都是大众关心的话题。

对于药物的研发,钟南山表示,我们现在试验的一些药物,比如氯喹,实验结果肯定是有效的,我们正在总结,可能很快要发表出来。还有一些中药,比如连花清瘟,我们不仅做了离体实验,还在P3实验室(即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发现,它抗病毒作用不强,但抗炎症方面表现突出,有关实验结果不久之后也会发表。此外还有中药血必净,它的主要成分包括红花、丹参、赤芍等,用于活血化瘀,对重症病人的治疗初步看也是有效的,我们现在也在总结。

他也提到,真正终结疫情,疫苗挺重要的,现在各国都在以最快的速度研发。但我不认为疫苗三四个月时间就能做出来。此外,根据抗击“非典”的经验,去掉中间宿主,也能阻断疫情的传播。目前,我们还不知道新冠病毒的传播链是怎么样的,搞清楚之后切断也很重要。

他同时表示,把全部希望放在疫苗上,其他方法一概不管,是消极的。而且疫苗出来后,也不可能一下就非常完善,易感人群可打,但没必要全部人群人人都打。

他认为,对待疫情最为消极的做法就是所谓的群体免疫,这是一百多年前的思路了,那时人类没有什么办法,只能任由病毒感染,感染后活下来的人自然获得抗体。现在再用这种方法应对新冠病毒我不赞同。在过去一百多年里,人类取得很大进步,有很多办法预防,不需要再用自然免疫、群体免疫。

钟南山:谈全球疫情拐点为时尚早

对于疫情全球蔓延,何时才能迎来拐点的问题,钟南山表示,从全球看,原来疫情的“震中”在欧洲,特别是西班牙和意大利,现在还包括德国、法国、英国。当前问题最大的是美国,最近这一周每天是以一两万例的速度在增加。所以,现在看拐点还早。

他同时称,到不到拐点,要看政府能不能出手进行强力的干预。其他国家有很多不可测的因素,所以现在让我预测全球拐点,就比预测中国的难得多。照目前这个形势发展下去,恐怕还需要两周。

张文宏:下一波疫情或在11月左右到来

在谈及疫情会如何发展时,张文宏表示,11月份以后我们会面临巨大的挑战,我认为下一波的疫情可能就会在11月份左右到来。

他说,南美洲,还有非洲、东南亚都开始出现疫情暴发,所以按照现在的数学模型来统计,今年夏天,我们把这个病毒完全清除是不可能的。冬天到来时,大家又开始呆在家里了,又开始聚集。那么在这个时候像这种病毒,在冬季的复制能力也会增加,所以这一波疫情我们是预计得到的。

不过,张文宏同时也表示,经过前面一段抗疫经验的积累,还有特别是对于诊断技术的广泛推广,相信下一波疫情原则上来讲比第一波要低很多。但像非洲、南美等医疗资源不充分的国家,可能真的很难度过下一个冬季。

张文宏表示,世界疫情的控制,最后还是这句话,它不是取决于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国家,也不取决于欧洲,而是取决于世界上那些最没有能力控制疫情的这些国家,是不是控制得好。

张文宏:很难预测全球疫情何时控制住

对于目前疫情在全球蔓延,张文宏表示,1月底我说2-4个月可以控制住,做出判断的基础是,抗疫已经成为国家行动。传染病只要终止传播,是可以控制的。现在预测的最好的情况发生了,国内疫情得到了非常好的控制,但最糟糕的情况也发生了——疫情在全球蔓延。

张文宏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刚在我国开始蔓延时,我们预测疫情将在2-4个月内得到控制,在党和政府的果断决策和正确指挥下,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目前中国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取得成效,国内疫情在4个月内得到了控制。

但当今国际疫情持续蔓延,我国防范疫情输入的压力不断加大,所以,预测疫情的发展十分困难。截至4月11日,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166万例。有人感觉在全球战“疫”中似乎发达国家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事实上,发达国家虽然抗疫反应较慢,但经过近期充分的动员和采取越来越积极的抗疫措施,欧洲每天新发病例的转折点在一周前已经到来,全球疫情初现曙光。

形象地说,这列欧洲列车已行至隧道中途,随着5月1日到来,我们看到了隧道之外的一丝曙光。所以说,国际疫情形势比较糟,但也不是那么糟。

他谈到,现在比较糟糕的是,自己与不同国家的公共卫生专家交流中也已提到,目前,医疗资源缺乏的非发达国家疫情上涨迅速,因此很难预测全球疫情何时可以得到真正的控制。

张文宏:大多数研究发现复阳危害小

对于出院患者复检核酸呈阳性,是否会成为疫情进展中新的威胁,张文宏表示,近期,国际上对复阳病例的关注度已下降,因为大多数研究发现复阳危害小。

张文宏指出,从上海看,出院患者复阳率很低,这与我们对患者出院前开展充分评估有关。复阳是低概率,大家关心的是,复阳会不会传染。目前看来,没有一个复阳病人再将病毒传给家人或其他人,也没看到一例复阳病例复发。所以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复阳问题的临床意义不大,无非是病毒在体内清除时间长短的问题,它可能成为一个科学问题,但目前不会成为一个临床问题。

什么情况会成为临床问题?主要基于两点:第一,病人的临床症状加重;第二,发生了传播。这两点目前都没有看到。所以,这个科学问题今后慢慢解决,也来得及。

另外,以防万一,我们要求对出院患者还要居家隔离两周,也是为了继续观察,以免发生社区传播。但是,目前也未看到传播。所以,即使有复阳,目前在中国的临床损害是很小的。这个问题有待科学家进一步研究,网上过多讨论的意义不大。

张文宏:“五一”假期旅行避免扎堆就餐

关于“连休5天的五一小长假能否出去玩”这个问题,张文宏表示,“这是个非常矛盾的问题,大家渴望出去玩,也把经济激活起来,但是又担心人多聚集在一起造成交叉感染。”

他建议,“五一”假期出去玩,主要戴着口罩在室外活动。旅游场所中,最危险的地方是用餐的地方,“旅行中最怕的是什么?就是吃饭的地方人山人海,所以大家能不能启动健康出行模式,自带干粮春游。或者一家人买好了放在宾馆里自己吃,这样就会大幅降低拥挤带来的传播风险。”

张文宏称,“中国总体上没有什么新发的病例,我认为五一假期启动一些旅游项目是合理的。

(文章由无冕财经整合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看看新闻、上观新闻等。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yllh.net/news/show-10812.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334978259@QQ.com。
 
更多>同类前沿资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前沿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园林绿化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207827 举报邮箱:334978259@QQ.com

津ICP备17008229号-1公网安备津公网安备 120225020001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