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庭者,堂阶前也。院者,周垣也。"庭院幽深,中国人对庭院的钟情和青睐,自古便有之,庭院的存在,足够让往昔里奔波的身体和疲惫的心灵,得到歇息,得到慰藉。
古人便乐于营造庭院,筑虚室数楹,以木槿作篱,结秋茅为亭。
想要一个庭院,一个专属自己的中国院子,夏天的夜晚摇着羽扇乘凉,冬日赏梅看雪景,秋夜抬头望月,春有百花怒放。
竹荫里种树栽花果,清池边择荇浇蔬菜,搜奇峰为腹稿,垒土石为假山,引清流为圆池。
无绿植不成园,古人把竹子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拨凌云、不畏霜寒的品格精神,松、梅、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这些都是中式庭院最具代表性的植物。
中式园林庭院寄托主人淡漠厌世、超脱凡俗的思想,在物质环境中寓藏着的丰富精神世界。
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园主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意于物,以物比德,陶冶与自然的闲适心情。
一座城,一人静,在浮世清欢里细煮光阴,在得失荣辱中点缀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