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宁夏盐池:染绿荒漠带来富足安宁

   2020-08-04 3820
核心提示:中国绿色时报8月4日报道(记者 刘倩玮 通讯员安琪) 盐池这块黄羊皮终于变成绿羊皮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林业和草原部门负责
 中国绿色时报8月4日报道(记者 刘倩玮 通讯员 安琪) “盐池这块‘黄羊皮’终于变成‘绿羊皮’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林业和草原部门负责人李永亮滑动着卫星遥感地图的屏幕,画面上的盐池绿意葱茏。

  盐池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毛乌素沙漠南缘,常年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只有280毫米,蒸发量却超过2100毫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县75%的人口和耕地处在沙区,境内80%为沙化土地,全县沙化面积超过500万亩。
改变发生在2002年。这一年,盐池在宁夏率先实行禁牧封育,羊群全部进舍入圈饲养,累计实施草原围栏503.4万亩。
“禁牧封育让沙区植被得以自然恢复,即使没有植被覆盖的沙地,表面也会形成一层保护性结皮,困住沙尘。”李永亮说,2010年至今,盐池年均草原补播15万亩,累计改良草场275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由48.92%提升到2019年的71%,蒙古冰草、长芒草等优良牧草重现草场,鲜草产量由每亩98公斤提高到现在的每亩147公斤。
此后,盐池又提出“北治沙、中治水、南治土”的治理思路,形成了草原禁牧与舍饲养殖、封山育林与退牧还草、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建设保护与开发利用、移民搬迁与迁出地生态恢复“五个结合”治沙模式,持续推进防沙治沙、造林种草、封山(沙)育林。
盐池城北造林点有片樟子松林,以前都是沙丘。李永亮说:“一刮风,沙子直接进县城。”2009年起,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盐池全面开展城北防护区、城南生态景观区生态建设,在北部和中部地区营造防风固沙林182.3万亩,在南部区域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25.2万亩,筑起了一个环城10公里的生态圈。
如今,驱车行进在盐池北部防沙治沙区,沙蒿、花棒、柠条等沙生植物随风摆动,连绵的流动沙丘被一个个草方格牢牢缚住,草方格里点播的草籽、扦插的灌木,根早已深扎沙土,长成一片。
2018年,盐池被列为三北工程精准治沙重点县。截至2019年,盐池累计实施三北造林面积348万亩,治理沙化土地200多万亩,全县林木保存面积达325万亩,天然草原面积达830万亩,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度分别达21.8%和71%,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先后被评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县、全国林业科技示范县、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先进集体。
黄沙染绿,生态如何变现?沙区人民如何增收?盐池通过发展沙产业,为治沙赋予新的内涵。
“柠条粗蛋白含量较高,是盐池滩羊的好饲料。”盐池县春浩林草产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树新介绍,封山禁牧后,盐池借着滩羊养殖发展灌木林,目前全县可利用柠条达260余万亩。
利用丰富的柠条资源,盐池大力发展柠条转饲加工,先后建成饲草配送中心1个、柠条饲草加工厂8个,辐射带动加工点200余个。年均平茬柠条20万亩,每年可提供饲草40余万吨,全县滩羊饲养量由禁牧前的80万只增加到现在的315万只。
2018年,盐池被确定为灌木平茬试点县。先行选定10个村开展柠条机械化采收试验示范,探索出一系列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改进了多种平茬机械,为在三北工程中开展灌木平茬复壮找准了路子。
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如今,盐池花马寺生态旅游区、哈巴湖景区、长城旅游观光带等景点游人如织,生态旅游已成为盐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19年,全县旅游人数突破12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07亿元。
2019年底,盐池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万元,同比增长12%,全县剩余318户682名贫困群众全部稳定脱贫。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yllh.net/news/show-11436.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334978259@QQ.com。
 
更多>同类前沿资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前沿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园林绿化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207827 举报邮箱:334978259@QQ.com

津ICP备17008229号-1公网安备津公网安备 120225020001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