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雕塑艺术飞跃发展 城雕如雨后春笋涌现

   2020-09-11 470
核心提示:中国当代雕塑是20世纪初从西方引入的,在中国的发展也只有百余年的历史,然而在这短短的百年时间里,中国雕塑出现了翻天覆地的、
 中国当代雕塑是20世纪初从西方引入的,在中国的发展也只有百余年的历史,然而在这短短的百年时间里,中国雕塑出现了翻天覆地的、丰富多彩的蓬勃发展。首先,城市雕塑在许多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其次,雕塑家个体的、特立独行的、张扬着鲜明个性的作品开始出现在大大小小的艺术展览上,创作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回归到艺术的自律性。与此同时,大众对艺术追求的热情越来越高,审美和收藏的意识越来越强。
 
本期信息时报《艺术周刊》,将与众读者一起来了解中国当代雕塑的百年发展史,并就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提出思考意见。
 
短短百年
 
当代雕塑飞跃发展
 
“中国当代雕塑是上世纪初从西方引入的,通过在艺术学校设立雕塑专业,推介西方造型艺术。西方的古典雕塑艺术以写实具象为主,追求物象的真实(自然再现),现当代的西方雕塑则风格流派丰富多样,新材质也层出不穷。”
 
“中国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与国际艺术的广泛交流,西方雕塑的各类艺术形式、理念在中国逐步发展成为时下颇具时代特征的文化现象。而中国的古代雕塑艺术经历几千年的千锤百炼,沉淀下来的精神内涵在当代艺术中慢慢的萎缩、边缘化、甚至消逝。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著名雕塑家何健君在谈及中国当代雕塑的百年发展历程时如此介绍。
 
何健君告诉记者,20世纪初,部分留学欧洲的学者回国办学,开设雕塑专业,推介西方造型艺术。20世纪中,新中国建立,前苏联老大哥的雕塑形式在华夏大地遍地开花。前苏联雕塑主要以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题材紧扣时代脉搏,明确艺术服务政治的意识。这时期的雕塑作品立意鲜明,造型严谨,气势恢宏,但艺术形式较为单一和程式化。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与国际艺术交流频繁、广泛,网络的发展也令资讯快速传播并拉近了相互间的距离,文化艺术迎来了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的繁荣景象。雕塑艺术也取得飞跃的发展。
 
城市雕塑 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首先,城市雕塑在许多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何健君认为,雕塑既可以点缀、美化环境,丰富城市景观,又能够诠释城市文化内涵和精神,是城市的名片:“部分城市把雕塑建设纳入其城市规划,还有部分城市的雕塑建设与国际接轨,通过全球海选投票,精选国内外优秀的雕塑作品,用石材、青铜等硬质材料放大制作安置在其国际雕塑公园内,供市民休闲观赏,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据了解,何健君的雕塑作品《青春的舞步》2013年获长春市政府收藏,放大铸青铜永久安置在其国际雕塑公园内;作品《秋韵》2015年获福州市政府收藏,放大并选用优质汉白玉大理石雕刻,永久安置在其国际雕塑公园内;作品《聚焦》2016年获浙江海宁市政府收藏,放大铸青铜永久安置在举世闻名的钱塘江畔;作品《春天里》2017年获广州市天河区政府收藏,放大至8米,采用不锈钢锻造喷金属漆,安置在广州市商业标杆——正佳广场上……还有部分作品被企业或艺术爱好者收藏,放大安置在公共环境中,或摆设在高贵、优雅的会所里。
 
“正佳广场是广州商业名片。每天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汇聚在此购物、休闲娱乐,同时感受当代广州的独特文化。在此环境设置的雕塑作品不能只是一件时尚的装饰品,点缀、美化空间,简单给环境营造一些艺术氛围。我们认为这件雕塑要具有艺术性、公共性、更要有时代特征,是反映广州历史渊源和当代广州人文风采特征的作品。何健君老师的《春天里》真正阐释了这些理念。”正佳广场相关负责人李先生表示,城市雕塑能有效担当起公共艺术的职能,对所设置的区域起到文化、艺术、精神的放射作用。
 
发展离不开民族传统艺术滋养
 
据悉,在城市雕塑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当代雕塑更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例如,在表现形式上,有写实具象的、抽象变形的、观念性的、行为艺术的、运用装置等等。与之紧密相连的是雕塑家特立独行的、张扬的、鲜明的个性。何健君说:“这反映出,中国当代雕塑艺术逐渐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回归到艺术的自律性上。这是值得鼓励和肯定的!”
 
“在梳理和回顾中国这百年的雕塑发展历程时,我们既为中国雕塑的重生,为中国雕塑回归艺术的自律性并呈现多元发展而喜悦的同时,亦深切感受到‘本土的’、‘传统的’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少,越来越被边缘化的问题。”
 
何健君就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意见:“事实上,中国几千年的民族艺术发展历程,创造并积累了丰富且辉煌的文化艺术财富,形成独特的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观,例如秦汉时期粗犷、雄浑,魏晋时期的健朗、潇洒,隋唐时期的丰富、端丽等等,这些都是非常之值得我们骄傲的艺术财富,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根本。我认为,中国当代雕塑要发展下去并取得更大的成就,离不开民族传统艺术的滋养!”
 
此外,何健君介绍,现时,大众对艺术追求的热情越来越高,审美和收藏的意识也越来越强。雕塑艺术已经从原来只有政府、美术馆、博物馆的收藏、展示,开始通过画廊、拍卖会、艺术博览会等渠道广泛进入社会各个层面,如公共空间、私人机构,甚至寻常百姓家。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yllh.net/news/show-11620.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334978259@QQ.com。
 
更多>同类前沿资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前沿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园林绿化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207827 举报邮箱:334978259@QQ.com

津ICP备17008229号-1公网安备津公网安备 120225020001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