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际建筑奖(The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Awards 2020)获奖名单于近日正式公布。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广西南宁园博园园林艺术馆获得其中的“展览馆及文化建筑”类(Museums and Cultural Buildings)奖项。
广西南宁园博园园林艺术馆
设计总指导:崔愷
设计总包负责人:李存东
项目经理:赵文斌、张军英、雷洪强
设计主持:崔愷、景泉、李静威
该项目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多元文化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项目重点示范工程之一
国际建筑奖官网获奖页面
“国际建筑奖”由芝加哥雅典娜建筑设计博物馆、欧洲建筑艺术设计与城市研究中心、Metropolitan Arts Press于2004年设立,致力于表彰优质且意义重大的建筑、景观建筑和规划项目。评审团来自爱尔兰皇家建筑师协会、俄罗斯建筑师协会、芬兰建筑师协会、美国建筑师协会等各国建筑师协会。
园林艺术馆是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主场馆。用地内有两座小山丘,设计遵循“自然优先,建筑隐于环境”的理念,将山体开槽,一层展厅整体嵌入其中,减小建筑体量对自然环境的压迫。二层形成小展厅的聚落散布于山坡之上,营造有地方传统特色的空间氛围。
建造逻辑
园林艺术馆从西南多民族地域文化中提取生态元素,获得与地域特征以及传统的文化、生态理念相适应、融合与衍生的方法,延续当地传统绿色建筑智慧,建构绿色技术体系。
二层(入口层)平面图
剖面图
遮阳避雨的钢结构“天幕”覆于聚落之上,延续山形走势,使建筑融入环境。在利用自然风方面,聚落式布局使各展厅之间相互错落,形成宽窄不一的内街,为自然风提供了通道,引导自然风贯穿建筑内部,“天幕”下部的建筑体量和嵌入山体内街,共同营造出区域的微气候,促进了建筑整体自然通风效果。
利用地形环境的优势,打破自然与室内展览的界线,将东西两侧的山坡作为展园,让展示空间向自然延伸,形成了“一馆对一园”的展览方式。访客可以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园林艺术。
作为风景中的建筑,设计希望尽量采用自然材料与本土材料来呈现建筑表情。一方面,从地方传统建筑中提取与转译有特色的建筑材料——夯土、毛石、木、瓦等;另一方面,结合园区建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变废为宝,将碎石、红土等原料,经过设计表达,成为重要的建筑外立面材料。大量原生原料的使用,使得建筑多了一层保温隔热的“皮肤”,可以平衡温差,提高空间舒适性。
材料的应用
徐松月 摄
项目地点:广西南宁建筑面积:25,570㎡
设计总指导:崔愷园区规划及景观主持人:李存东园区建筑项目总负责人:崔愷、景泉、崔海东、李静威
项目经理:赵文斌、张军英、雷洪强方案设计:崔愷、景泉、黎靓、徐松月、关珲建筑专业:景泉、李静威、黎靓、吴南伟、徐松月、关珲、李晓韵、马卓越、吴洁妮、单立欣、娄莎莎景观专业:赵文斌、刘环、谭喆、刘卓君、武燕文、史丽秀结构专业:史杰、王树乐、郑红卫、施泓、朱炳寅给排水专业:李万华、高振渊、唐致文、杨东辉、郭汝艳暖通专业:韩武松、宋占寿、孙淑萍、徐征电气专业:李磊、姜海鹏、王苏阳、李俊民总图专业:高治、路建旗、高伟、白红卫智能化专业:唐艺、陈玲玲、许静、李俊民经济专业:冀春辉室内专业:张超 驻场建筑师:徐松月幕墙设计顾问:深圳大地幕墙科技有限公司泛光照明顾问:北京宁之境照明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摄影:张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