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若将目光移至现代可以注意到,在过去二十多年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以生态建设为主要目标的园林行业一直享受着大基建红利,部分企业也在蒙眼狂奔中实现了规模的壮大和业绩的飙升。
但是,这样的状况或难以持续。一旦红利消失或减弱,不可避免的,大部分企业将被迫瘦身、退出或转型,特别是中大型园林企业。深陷寒冬的园林头部企业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方园林,002310.SZ)或正在遭遇如此境况。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近年来,东方园林经营陷入困境,业绩增速逐年下滑,甚至转盈为亏。并且,其现金流压力也在逐年加剧,半年度净利润亦连续亏损。
业绩回温仍亏损
作为城市景观生态系统运营商,东方园林创立于1992年。十余年后,该公司于2009年登陆深交所中小板,成为中国园林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自成立以来,东方园林始终专注于环保、生态及循环经济三大核心业务,形成了集规划设计、技术研发、工程建设、投资运营为一体的生态环保价值链。
2020年8月末,东方园林公布了其2020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东方园林实现营业收入17.77亿元,同比下滑-18.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78.99%。
具体来看,其生态建设业务(含水环境综合治理、市政园林和全域旅游)实现13.17亿元营收,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4.11%,是公司业绩的重要支撑;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业务上半年实现营收2.55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为14.34%;固废处置业务实现营收1.3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59%。
虽然进入后疫情时代,东方园林二季度业绩实现单季扭亏为盈,当期净利润达到0.99亿元,环比增长高至134.56%,并带动该公司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较上一年同期有所增长,但东方园林整体仍处于亏损态势。
而且《投资时报》研究员梳理东方园林2017年上半年—2020年上半年财报发现,自2018年起,该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逐年递减至负增长,进入2019年后其业绩转盈为亏。
据半年报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2020年上半年,东方园林营业收入分别为49.84亿元、64.63亿元、21.91亿元和17.77亿元,同比增速由2017年的70.79%降至2020年的-18.88%,最低点为2019年的-66.10%。而该公司同期的净利润分别为4.68亿元、6.64亿元、-8.94亿元和-1.88亿元,同比增速最低时为2019年的-234.58%。
同时,其工程建设和环保业务的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均有所缩减。据该公司2020年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工程建设业务毛利率为31.24%,较上年同期下降2.21个百分点,环保业务毛利率为13.11%,较上年同期下降19.42个百分点。
除了营收、利润因素,长期以来的债务压力也是挡在东方园林发展路上的一大阻碍。
据2017年上半年—2020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东方园林负债呈逐年递增趋势,分别为162.46亿元、281.94亿元、289.07亿元和313.71亿元,2018年至2020年半年度负债同比增速分别为73.54%、2.53%和8.52%。
逐年增长的债务也使得东方园林现金流压力较大。据其半年度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东方园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正为负,达到-8.01亿元,较上一年同期直降287.59%。时至2020年上半年,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再度下滑19.48%至-9.57亿元。
东方园林2017年上半年—2020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