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园林是多种艺术的集合体,其中,书法和绘画作为传统艺术的精髓,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漫步岭南园林中,看的是景,感受的是美,美有三种,一是园内“虽为人作,宛如天成”的湖光山色,二是充满雕梁画栋的各大功能性建筑,三是散落在建筑内外,令园林生辉的匾额楹联和丹青水墨。大家注意到第三种美了吗?
余荫山房深柳堂
造园者的文化匠心
中式园林艺术的集大成之作《园冶》提到,园林建造三分靠匠人,七分靠主人。主人即造园者,是具备能力规划园林的人。造园者自然包括园主人,他们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决定了园林最基本的调子,毫不夸张地说,每座园林都是园主人精神世界的浓缩。除此以外,文人画家也是造园者,他们参与了园林的构思和设计。可以说园林中蕴含文人特有的雅致,是中式园林的典型特征。
《园治》
曲与藏
中式园林设计的独特在于,它集建筑、书画、文学等艺术形式于一身,所呈现的是自然山水之美。特别在明清时期,园林与绘画更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当中园林“曲”(即曲折幽深)与“藏”(即隐藏)的布局意念,都可以在园林设计与园林绘画中找到精妙的例子。
梁园
“曲”字是在古典园林的造园中最为重要的体现,不仅仅有曲廊、曲径,连桥有时候也是曲折的,这与文人画所体现的哲学思想是对应的。“曲”是希望游览的客人怀着轻松悠闲的心境慢慢欣赏,而不同的折向会带领游览者走向不同的风景及转换视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移步换景。而移步换景对应到文人画则是散点透视这种独特的古典创作手法,文人通过在同一画面由上往下或由左至右的方向描绘情景,呈现叙事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