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鲜花“老干妈”的国际生意经

   2017-04-11 2800
核心提示:在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云南省昆明市斗南花卉市场,一位身着红色羊毛衫的老妇人,徜徉在人潮花海中,并不起眼。然而,郑继
      在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云南省昆明市斗南花卉市场,一位身着红色羊毛衫的老妇人,徜徉在人潮花海中,并不起眼。然而,郑继兰这个名字却在云南乃至全国花卉业界广为人知,人们亲切地称她为鲜花“老干妈”。
 
    商潮海花中搏击,花花世界里闯荡……许多人和事,时过境迁,归于平淡。唯有一件事,郑继兰一讲就来精神。“当初日本同行封锁技术,如今他们反过来向我们拜师学艺,”年近花甲的郑继兰说着,朗然一笑,脸上密布的皱纹舒展开来。
 
    2005年,郑继兰在一位日本客商那里,看到一款奇异的新产品。这种花色泽鲜艳,可保存3到5年,价格是普通鲜花的10倍。据介绍,这是“保鲜花”,是高科技产品。郑继兰想探究技术时,对方却守口如瓶。接下来的几年,郑继兰累计投入了上百万,奇迹般掌握了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保鲜花”技术。
 
    如今,公司的技术已渐趋成熟,近年来还研发出了具有防水功能的保鲜花,产品行销日本、俄罗斯、沙特等多国,以至于日本客商找上门学艺。
 
    鲜花“老干妈”也有烦心事。她说,国内育种技术跟荷兰、日本等花卉强国比起来还差一大截。她以荷兰花卉品种“北极星”举例说,当初购买专利就花了9万元,如今每卖出一株花还要分给国外育苗商8块钱。
 
    郑继兰的思虑得到行业人士证实。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副秘书长陆继亮告诉记者,国内花卉业规模大,但小、散、弱,创新力不足,单位面积效益低,育种技术落后,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发展。
 
    以玫瑰为例,国内每平方米普遍产量为80支,而国外现代农业设施环境下为300支左右。此外,育种短板也很突出,国内市场 上的鲜花种苗,98%都从日本、荷兰等国引进,对外依赖度畸高不下。
 
    在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副所长李绅崇看来,要实现国内花卉业提质增效,必须实现专业化、标准化、精准化。他认为,目前国内花卉育种领域存在政策扶持针对性不突出、缺乏总体规划、科研机构考核指标与市场需求脱节以及人才储备不足等诸多短板。
 
    此外,有行业人士介绍,由于担忧被侵权,国外育苗商往往不愿把最新的品种引入中国市场,而更习惯于把过时品种和技术卖给国内花卉种植业者。可以说,知识产权保护短板已成为阻滞中外花卉业深度合作的重要障碍。
 
    既享发展之利,又遇发展瓶颈。郑继兰的喜与忧,投射出中国花卉业奋力实现由大到强的国际化征程。
 
    作为成功个案,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郑继兰无疑超越了自我,为万千创业者树立了榜样;然而,在中国花卉业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的过程中,郑继兰的生意经却不具备太多参考价值。
 
    郑继兰式的单兵突进,可能在某些细分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但要全面缩小国内花卉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则需要专业科研团队、灵活的创新激励机制、强大的行会组织、优惠的创业孵化机制、先进的冷链仓储设施、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唯有这样才能发挥“筑巢引凤”效能,促进中国花卉业向国际分工链条中高端迈进,最终把市场规模优势转化为研发实力和产业发展后劲,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
 
    在创业干事的征程上,郑继兰不孤独。鲜花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上千亿元的产业。据中国花卉协会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花卉种植面积130.55万公顷,销售额1302.57亿元,出口额6.20亿美元。仅云南一地,2016年鲜花种植规模就达到了112万余亩,涉及2000家企业,上百万从业者,产值400亿元。
 
    正如李绅崇所言:“我们守着这么大的市场,没有理由不奋起直追,前期跟着别人跑,今后要并肩跑,将来还要领跑。”要实现领跑,中国花卉业的前路漫长。
 
    (文章转载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yllh.net/news/show-4811.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334978259@QQ.com。
 
更多>同类前沿资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前沿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园林绿化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207827 举报邮箱:334978259@QQ.com

津ICP备17008229号-1公网安备津公网安备 120225020001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