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人与花心各自香

   2017-05-05 4510
核心提示:插花艺术发源于华夏,非但史书多有记载,而且成为骚人墨客醉心吟咏的题材之一,散见于历代诗歌作品之中。诗者采千林于丰卤,率四
 插花艺术发源于华夏,非但史书多有记载,而且成为骚人墨客醉心吟咏的题材之一,散见于历代诗歌作品之中。诗者“采千林于丰卤,率四序于一甄”,春雨书窗,坐对“清供”浅酌低吟,若醉若痴。

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

依稀映村坞,烂漫开山城。

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

《杏花》为南北朝诗人庾信所作。折杏花置金盘以待宾客,可以说是东方礼仪插花的草创了。诗中插花注重了色彩的描绘:花叶红绿相间的“翠英”,“红琼”般的杏花,“金盘”映衬“红琼”,烘托出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气氛。

“南宋四家”之一,并开创“诚斋体”的诗人杨万里,咏花诗颇丰。其诗语言浅近,构思奇巧。

胆样银瓶玉样梅,北枝折得未全开。

为怜落寞空山里,唤入诗人几案来。

诗句对花器的色彩、形状,梅花的颜色、野外生长方位及花朵状态均作了精当的描述。他的《瓶中红白二莲》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红白莲花共玉瓶,红莲韵绝白莲清。

空斋不是无秋暑,暑被花销断不生。

红白莲花交相辉映,“半是浓妆半淡妆”,恰似起舞的汉宫女,罗袂香带,轻风剪剪。

明代为中国插花的鼎盛时期,当时“公安派”首领文学家袁宏道,熟谙花道,并有插花专著《瓶史》传世。他在《戏题黄道元瓶花斋》写道:

朝看一瓶花,暮看一瓶花,花枝虽浅淡,幸可托贫家。一枝二枝正,三枝四枝斜,宜直不宜曲,斗清不斗奢……以此颜君斋,一倍添研华。

诗中对插花构图的浅淡、斜正、曲直、清奢等艺术辩证关系的阐述,体现了明代插花的风格特点。从“花枝虽浅淡,幸可托贫家”展现的意境亦可管窥作者所倡导的“独抒性灵”与“趣”的美学思想之一斑。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中,涉及插花内容的诗句独放异彩。《芥子园画谱》有题画诗云:

出家除夕无他事,

插了梅花便过年。

由此可见,古时插花之风盛行,不插梅花,年也是过不得的。

古代咏插花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热爱花木的情趣,熟谙花道的技艺,赋“心象”于花技的文思;还在诗中对插花的花材品种,开放节令,花与瓶的配置,花器的形状、质地,放置环境、功能、用途等作了较为详尽的描摹,亦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研究与考证的资料。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yllh.net/news/show-5015.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334978259@QQ.com。
 
更多>同类前沿资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前沿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园林绿化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207827 举报邮箱:334978259@QQ.com

津ICP备17008229号-1公网安备津公网安备 120225020001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