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河道插柳河边工程。东辽县连续三年坚持在县域内东辽河流域大力实施河道插柳、河边植树、植物护坡等改善河流生态的举措,逐步解决了河道长期无柳树护岸的问题。2016年,实施河道插柳111公里144.8万株。2017年,实施河道插柳150公里225.7万株。今年,该县进一步加大河道插柳植树的工作力度,组织全县13个乡镇出动人员6856人次,机械设备1378台次,对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27条河流两岸进行插柳,完成河道插柳524公里1000万株,切实达到了保护耕地、护堤固沙、恢复生态、净化水质的效果。
深入实施了东辽河干流植被缓冲带建设工程。东辽县将东辽河河岸两侧土地流转和绿化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水环境治理重要安排部署的实际行动,启动实施了东辽河干流植被缓冲带建设工程。在白泉镇集贤段至云顶镇双城段河道每侧流转土地平均宽50米,永久性流转土地4400亩,全部采用水泥桩挂铁丝网进行围挡,围挡总长6.3万米。为了进一步提高东辽河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效,在缓冲带封闭区域内种植棉槐、油菜、芦苇等植物,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深入实施了人工湿地建设工程。为有效改善东辽河河清断面水质,2016年,东辽县在榆田河、东辽河老河身、杨木水库和聚龙潭水库上游建成人工湿地15万平方米,栽种芦苇60余万株,对水体进行净化;2017年在连泉河进行生态修复治理工程试点,栽种沉水植物15万株,连泉河治理区域的水质达到五类水体标准,为开展东辽河治理积累了经验;今年,东辽县在白泉镇德忠村、泉太镇德智村、泉太镇新农村、泉太镇大顶村、云顶镇河清断面组织建设组合型人工湿地,建成后将形成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潜流和表流组合型及沉降型湿地,通过人工自动泵站将东辽河河水引入湿地进行净化,每天可净化河水约2.7万吨,大幅提升对东辽河河水的净化能力。目前,5个人工湿地施工场地平整已经全部完成,湿地设计图和施工图将于近日同步交付,立即开工建设,预计7月末能够完成全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