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丽柠
昆曲有部大戏《牡丹亭》,取材于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剧作。写的是一个发生在花园里的亦真亦幻的浪漫爱情故事。“游园惊梦”中的唱词,“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不仅道出了杜丽娘因美景虽好无心观赏的懊恼,也泄露了私家园墅风景独好的秘密。私家园墅,在过去,是园主私人重要的活动地点。现如今,是人们参观游览的好去处。
童寯的《东南园墅》,以简明的语言,清晰的思路,向读者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之美,它与西方的园林艺术有何不同,引导我们去观赏古代园林,品味古人留下的艺术瑰宝。书中内容源自英译原稿,文字不多,但含金量极高,字字珠玑。所收录图片,为园墅特写,令园林特色,一目了然。我国的私家园墅以东南最多,而东南园墅中数苏州现存的景观最好。附录有东南诸多著名园墅的简介,实为赏心悦目。
童寯生于1900年,是我国学贯中西,通古博今的建筑大师,对东西方建筑理论研究颇有建树。著有《江南园林志》《造园史纲》及《近百年西方建筑》等著作。童先生绘画功底了得,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曾举办过个人画展。后获得公费赴美资格,在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系梁思成同窗。
依童寯论述,园墅既非单一的建筑项目,也绝非花草园木的装饰,而是造园与建筑在艺术上的完美结合,是一种诗性的浪漫情怀所致。造园者唯有文人堪当。摊阅全书,宛若打开一张古典园林的导览图:从园林与风景画师、园林与文人,再到建筑与布局、装修与家具,最终写到叠石、植物配置、东西方比较和沿革,逐一介述。
园林如山水画。初探园林者应有颗“画心”。绝妙佳园,必由丹青高手所为。童寯认为,“绘画与园林,一如画师与造园家,二者密切维系。”观书中所附拙政园、留园的惊鸿一景,实难分辨是风景画还是园林实景。由此看来,风景画家应是好的园林设计师。
文人寄情山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最能体现其心情。但若无法远离尘嚣,想闹中取静的话,私家园墅无疑是最佳选择,也是实现文人理念的载体。书中以园林入口为例,提点园墅入口设计均力求低调,意在让访客可以不拘小节,自在如家。此与欧洲园墅的门户大敞,雕金饰银相比,真可谓独显中国文人的气度与匠心。
园林里的花花草草,虽不及植物园里的丰美妖娆,却与建筑相得益彰。书中举留园一例,此处为花步小筑,但绿植所依附的墙面,特意刷成白色,用来“映印”植物阴影。想来日光伏地,雪白墙壁一片暗影浮动,好似天上流光溢彩的云朵。立于此园中,怎能不心旷神怡?
倘若将中国园林与世界园林相较,突显的不同在于前者“全然摒弃山野丛林之气”。如果说欧洲园林意在追求奢华享受,那么中国园林实显主人之好客与乐于互动。游园林者应深有体会。中国园林,每游一处,均有曲径通幽之感。周遭寂静,宛如自家庭院。中国古典园林,确系人文艺术的瑰宝,东南园墅,则堪称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