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壮丽70年,首都园林绿化建设谱新篇

   2019-09-06 3170
核心提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首都北京的园林绿化建设,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的森林覆盖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首都北京的园林绿化建设,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的森林覆盖率仅有1.3%。到2018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43.5%,森林蓄积量达到1798万立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4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3平方米,全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0%。北京的绿色更多了,市民的生活环境更美了。
壮丽70年,首都园林绿化建设谱新篇

全党动员全民动手

首都北京“绿起来”

北京历史上曾是重峦叠嶂,葱郁苍翠,经过长期的战乱和砍伐,新中国成立初期,林木资源所剩无几,平原洪荒泛滥,山区童山濯濯。全市公共绿地只有766.67公顷,开放的公园只有中山、北海、天坛、颐和园、万牲园(北京动物园)、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等6处。郊区只有林地和果树40万亩。由于没有森林植被的保护,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山洪爆发,河流下游决口,造成大片风沙危害地区

壮丽70年,首都园林绿化建设谱新篇

怀柔潮白河大沙坑治理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非常重视北京的园林绿化建设,北京绿化部门积极建立山区护林组织,停止烧山毁林开荒,大力提倡封山育林,在风沙危害严重的潮白河、永定河两岸进行造林。在朱德总司令的指示和带领下,以部队为主的义务植树大军在西山打响植树造林的战役,4年造林6.7万亩,基本完成了小西山绿化,立下了绿化首都的第一块丰碑,拉开了首都生态建设的序幕

壮丽70年,首都园林绿化建设谱新篇

密云京津风沙源治理

1979年3月6日,新华社发表电讯稿《风沙紧逼北京城》,发出了以首都为中心、绿化北国城乡迫在眉睫的警示和号角。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北京市先后启动实施了防风治沙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水源保护林工程,飞播造林工程以及中幼林抚育工程等多项绿化工程,北京的绿色不断蔓延,生态环境逐步改善。1981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更是开启了首都上下齐动员,全民齐动手,绿化家园的热潮。

森林进城公园下乡

首都北京“美起来”

伴随着奥运盛会的成功举办,首都园林绿化事业大踏步前进,进入了“美起来”的新阶段。通过实施“绿色北京”、“绿色奥运”战略,以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为目标,努力改善全市生态环境、做好“四个服务”为宗旨,全市大力推进“公园下乡、森林进城”,先后实施了一二道绿化隔离地区、“五河十路”绿色通道建设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在全市构筑起山区、平原、环城绿带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到2011年,全市林地面积达到104.6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7.6%,林木绿化率达到54%;城市绿地面积达到6.35万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3平方米,首都园林绿化建设进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时期

壮丽70年,首都园林绿化建设谱新篇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首都北京“活起来”

绿色多起来,城市美起来。如何让一片片绿色连成“绿海”,让北京的绿“活起来”,成为首都园林绿化人努力的方向。2012年,按照“两环、三带、九楔、多廊”的布局,北京打响了史无前例的百万亩平原造林战役。到2017年底,累计完成造林117万亩,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由14.85%提高到27.81%,增加了近13个百分点,取得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工程新增万亩以上绿色板块23处、千亩以上大片森林210处,初步构建起点线面、带网片、林园水相结合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在城乡结合部和绿化隔离地区通过拆除违法建设新增城市景观生态林22.3万亩。充分利用腾退建设用地、废弃砂石坑、河滩地沙荒地、坑塘藕地、污染地等实施生态修复,“五大风沙危害区”彻底治理。东郊森林公园、青龙湖森林公园、蔡家河“九曲花溪、多彩森林”等18个特色公园和500多处休闲绿地,服务首都城市功能,给市民带来更多绿色福祉

壮丽70年,首都园林绿化建设谱新篇

党的十九大为我们绘就了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2018年启动实施的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带领首都园林绿化进入“活起来”的新阶段。工程围绕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的绿色空间布局,在城市、平原和山区打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战役。在城市核心区、中心城区和新城区,结合留白增绿专项,打造城市森林与公园绿地为主体的城市绿化体系,为市民提供更多高水平的身边绿色。在一、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城市公园环和郊野公园环这两道绿色项链渐渐闭合。平原地区的大尺度森林要连接成片,绿色廊道要交错贯通,使森林与城市融为一体。浅山区城景合一、山水互动的特色风貌正在形成。山区森林结构和质量逐步优化,实现绿水青山、绿色发展

壮丽70年,首都园林绿化建设谱新篇

工程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治理,以乡土树种为主力,建设大尺度、互联互通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进一步提高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中城市森林的建设更是以“师法自然、树上有鸟、草下有虫”的自然之美得到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和一致认可。2018年,工程增绿23.5万亩,实现了顺利开局,今年的各项工作也正在顺利推进,以高水平的园林绿化产品为祖国70周年华诞献礼,给首都市民带来更多更优质的绿色福祉,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做出更大的贡献。

壮丽70年,首都园林绿化建设谱新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yllh.net/news/show-9918.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334978259@QQ.com。
 
更多>同类前沿资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前沿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园林绿化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207827 举报邮箱:334978259@QQ.com

津ICP备17008229号-1公网安备津公网安备 120225020001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