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当项目利润只剩10%,园林企业还能撑下去吗?

   2021-01-15 790
核心提示:记者有位做园林工程的朋友,名叫小王。往年这个时候,想约他聚聚,不是在工地就是在去工地的路上。没时间!先挂了啊。电话里的小
 记者有位做园林工程的朋友,名叫小王。往年这个时候,想约他聚聚,不是在工地就是在去工地的路上。“没时间!先挂了啊。”电话里的小王总是匆匆忙忙。
 
但是今年,小王隔三差五地带着啤酒来找我聊天,喝多了就赖着不走。“去年大项目有四个,小项目零零散散。今年只有一个大项目,小项目彻底没啦……”小王喝口啤酒,艰难得像咽下96度生命之水,那是工程人难以言说的苦涩。
 
当项目利润只剩10%,园林企业还能撑下去吗?
01 赔钱赚吆喝
 
工程数量受疫情影响而减少,也许说得过去。更让小王烦恼的,是今年唯一的大项目,且不说只能勉强称之为“大”,利润空间实在可怜。
 
“如果不出任何意外,我们的净利润率在10%上下。”这样的利润率,在行业已很不景气的情况下,也是“再创新低”了。
 
而且,但凡操作中一个环节出问题,这个项目赔钱就没跑儿了。而即使10%的利润到手,要支撑企业运营一年,这笔钱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更不要提“收账难”的历史问题了。
 
当项目利润只剩10%,园林企业还能撑下去吗?
活多钱少事儿麻烦,还面临着赔钱的危机。支撑小王们还在做这些工程的,不单单是“打工人”钢铁般的意志,还有园林企业“夹缝”中生存的微弱希望。
 
比如这个项目,是小王向省外扩展业务的一次尝试。虽然甲方几次更改项目内容(主要是压低费用),但为了未来的发展,本着“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精神,小王思来想去,还是咬了咬牙。
 
02 小城市成了香饽饽?
小王不是唯一想将业务向外扩展的园林人。另一位工程人老李已经将一半以上的业务转到外省了。
 
园林资质的取消,本意是为了促使广大企业公平竞争。新招标模式以管理经历、既往业绩为指标。运行了几年,老李发现,新制度下,某些中小企业在形成新的恶性循环:没有项目经历→无法中标→项目经历无更新→继续无法中标。慢慢的,老李被“包工头化”。
 
当项目利润只剩10%,园林企业还能撑下去吗?
随之而来的是压缩利润空间。“日子好过的时候,上游吃肉我喝汤,现在上游的肉少了,汤里面很难看见荤腥。”像老李这样的企业家越活越憋屈。
 
与此同时,众多小城市、乡村的建设需求正在兴起。城乡融合发展与特色小镇建设中,充斥着生态文旅特色项目,导致园林景观建设需求激增。地区的项目招标对中小型企业也相对友好。
 
老李告诉记者,在外省企业与“地头蛇”的竞争中,关键因素正在发生变化。这主要得益于顶层设计对城镇、乡村建设的新定位,“各具特色”、“一村一品”的要求体现在各个方面,园林景观也该走出既定局限。
 
这样的形势下,“人情网”被慢慢打破。许多企业可能凭着往日做过的典型示范项目,比如生态治理、主题公园、园林古建等经历,而在人生地不熟的他乡获得机会。
 
但“小城市”之所以小,背后自然有许多“小”问题。设计、设施、投资、监管都稍显逊色。其中,理性地判断地方财政风险,是老李最在意的。
 
当项目利润只剩10%,园林企业还能撑下去吗?
03 缺失的施工标准与负责人
 
其实,不仅中小企业难,大企业也难。无论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都面临着园林行业的“通病”。
 
“我们总说绿化施工有特殊性,难定标准,但从来没有想过,刨除苗木的因素,我们的标准也严重不足。”一位行业专家告诉记者。
 
针对这个问题记者了解到,其实北京、广东、江苏等省早有园林工程施工工艺、资料管理、验收等地方标准。当问及地方企业,“知道有标准”却不等于“按标准施工”。
 
记者以《DB11/T 1143—2014园林铺地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范》为例,随机采访了三家在京园林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碎石基层的夯实和碾压”流程中,应该对小面积碎石基层夯实几遍?有人说3遍,有人说不知道,有人说夯实为止。
 
正确答案是:至少5遍,重叠范围不小于50%。
 
当项目利润只剩10%,园林企业还能撑下去吗?
标准的缺失或忽视,不仅会降低项目质量,还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支出。因不达标返工、因混乱工序造成无谓消耗,每发生一次,都意味着真金白银花出去。“规范施工,能帮我们至少节省三分之一的成本。”上述专家说。
 
尤其是现在,许多地方的国有企业正面临改制考验。无疑,改制后管理将成难题。引入规范式管理以及监管到位的企业负责人,可在施工流程中节省大量不必要支出。
 
而无论什么企业,把成本降下来,就意味着在夹缝中多一分生存的机会。
 
04 生产-应用格局会改变吗?
“木木”是江苏泰州一家园林企业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去年公司靠园林工程项目收入“两个小目标”。
 
在木木眼里,项目分两种:政府投资的,非政府投资的。总体来说,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回收风险较小,今年《政府投资条例》实施,严禁政府项目由施工单位垫资施工,的确给广大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木木收入的90%,来源都是政府投资项目。
 
木木对项目的分类依据,正是他的关注点,资金流,回款速度。
 
来自石家庄的“有才”持相同观点。同样以承接政府项目为主的他,每年工程额也上了亿。有才说,这个阶段还是政府的活儿最靠谱,当然,也可能遇到一些小困难。
 
“这个时候就比谁的资金硬,说白了,就是谁能撑过去。”患难之交容易产生深厚的感情,更可能促成以后的合作,有才是这样考虑的。
 
当项目利润只剩10%,园林企业还能撑下去吗?
归根到底,广大园林企业的当务之急是一样的:让资金健康运转。除了完善施工流程以节省成本,许多中小企业将眼光放在了上游的采购上。
 
以往,苗木从生产到上工程,可能经过两手甚至三手,最终报价要被扒四五层皮。记者的朋友小王说,他们不是不想找一手便宜货源,但为了寻找稳定、优质的苗木,至少要增加两个采购专员。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这是他们承担不了的额外用人成本。而且,项目苗木需求千变万化,“中药单”越来越多,咬咬牙添两个专业采购,效果也未必好。
 
不过,降成本的需求太强烈了。记者发现,无论是线上还是产业协会,或个人组织,都在尝试着做苗木集采或报价系统。其中也不乏工程企业受痛点驱动,上线苗木报价参考平台,希望缓解企业报价成本高的问题。对此,小王有两个疑问:品质靠谱吗?服务费贵吗?
 
也许,随着由“大生产商”和“大数据”共同参与的优质苗木集采、信息平台的出现,在为生产者解决“卖”的问题的同时,工程采购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05 陷入困境的企业转型?
 
“破圈”,意味着被更多人认可。而打破技术圈,打破行业圈,这不但关乎某个企业能否生存下去,也是园林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转折。
 
比如“智慧园林”,实现了设计、规划、采购、建设、管护、运营的精细化,提升了企业在招投标时的竞争力,大数据+物联网的管理模式,更大大降低了建设与管护的成本。园林企业换上“高新技术”的新衣,还能享受许多政策的支持。
 
当项目利润只剩10%,园林企业还能撑下去吗?
听起来,智慧园林好处多多,难怪在刚刚举办的2020中国国际景观博览会上,“智慧”展位上人头攒动,除了采购方,更多的是园林企业来取经。
 
但同样,作为新兴事物的以智慧园林为代表的园林科技产品,技术上还有不完善之处。如果引进整套系统,造价也不便宜。引进后,企业可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维护,想申请科技企业认定也并非易事。比如今年,北京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极其严苛,想转型必须有“真实力”,也就等于“大投入”。这条路并非人人都能走。
 
所以,智慧化这个趋势不好追逐,但园林企业们身处的“夹缝”似乎越来越窄,要“破局”,该想想怎么“破圈”。就像小王说的:“可能我不会马上做,但是我一定要知道。”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yllh.net/news/show-12094.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334978259@QQ.com。
 
更多>同类前沿资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前沿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园林绿化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207827 举报邮箱:334978259@QQ.com

津ICP备17008229号-1公网安备津公网安备 12022502000191号